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拉萨摄影报道
从一棵树到一片林,“世界屋脊”之上,近70万亩绿树,正在增绿拉萨山川。
7月16日,封面新闻记者探访西藏拉萨娘热沟,了解南北山绿化工程最新进展。
三年来
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
从拉萨娘热沟俯瞰,南北山绿色植被环绕拉萨城区
海拔3800米,从西藏拉萨娘热沟俯瞰,南北山的绿色植被环抱拉萨城区。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于2021年启动,东起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,西至曲水县茶巴拉乡,东西绵延近200公里,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.72万亩,助力拉萨成为生态宜居的高原首府城市。
“自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以来,累计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,栽植各类苗木1.14亿株,造林整体成活率在85%左右,部分区域90%以上。”拉萨林草局副局长巴桑次仁介绍。
“让树上山”不容易
无人机助力现代植树
2001年出生的舒岐祥来自云南保山,他是绿化工程的一位监理人。“刚来的时候,山坡上还是荒的,没有什么绿色。”农学专业的舒岐祥在拉萨干了三年,见证了眼前的绿。
舒岐祥
南山海拔在3600米至4050米间,平均坡度达60度,山体大部分区域土层瘠薄,石砾含量高达60%至70%。植树难、成活难、管护难,是造林绿化的“拦路虎”。
“坑要在山体上挖,土要从远方运,水要从河里引。”舒岐祥说,栽活每棵树有37个环节,从选苗、起苗、下苗,到客土、扶正、施肥等,都需要心力的浇灌,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。从2022年开始,片区开始用无人机运输苗木。无人机每次可运输15-20棵灌木,比传统的骡马运输,效率大大提升。
“绿”与“富”同频共振
累计带动群众增收29亿元
种下的是树苗也是希望,当地村民是守望者、见证者更是生态红利的受益者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拉萨周边平均降水量393.1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4.8毫米;今年上半年,拉萨周边平均降水量149.4毫米,较常年同期增加29毫米;相对湿度36.4%,较常年同期增加0.2%。拉萨的山越来越绿、气候越来越好、空气越来越清新,岩羊、狐狸、马鹿、黄羊等野生动物也重归家园,还能时常看到“玉带云”景观。
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该项目就近就便组织群众参与绿化工程,累计带动群众就业增收900万余人次、29亿余元,有效实现了生态与增收“共进”、增绿和发展“双赢”。
51配资-51配资官网-老牌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专业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